吴伯宗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文臣,出生在金溪新田,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东乡县红光垦殖场新田分场人,小时候的他就比较勤奋好学且聪敏,在年仅十岁的时候,便通过了举子学业,到了洪武三年的时候,便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乡试中举;一年后又在会试中排了第二十四位。
紧接着在至关重要的廷试中,他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。
然而由于排在其前面的考生郭翀,原本他是理所应当的第一名,但却因为其本人的样貌长得过于丑陋,不利于朝廷的宣传,便将排名第二的吴伯宗给顺位到第一,成了大明王朝的开科状元。
在廷试的时候,是朱元璋在亲自策问的,当老朱点名让吴伯宗当状元的时候,郭翀也只能强行吃下这个哑巴亏。老朱十分喜欢吴伯宗,觉得他不仅文采好,还长得比较好看,便亲自赐给他冠带袍笏,赐予了礼部员外郎的职位。
展开剩余61%不久后于洪武六年九月初四日的时候,朱元璋委任吴伯宗和儒士朱右、赵壎、朱廉、徐一夔、孙作、徐尊生等人,一同辅佐宋濂、乐韶凤等修纂《大明日历》,并于第二年的五月初一日编成。
该书记载了从朱元璋起兵至洪武六年十二月的征战历程、礼乐沿革、行政设施、群臣功过、四夷朝贡等诸多大小事情,都记载在其中,总共有一百卷之多,史料价值极高。
吴伯宗为人比较的温厚,他外表看起来很软弱,但内心却十分刚强,不附权势,不屈奸邪。当时身为左丞相的胡惟庸在朝中结党营私,排斥异己,吴伯宗不愿意与之同流合污,便遭到对方的打击报复,曾经一度被对方谪居凤阳去。
然而对此吴伯宗没有一点点想要屈服退缩的想法,仍然坚持上书,直论时政,指责胡惟庸不守朝纲纪律,擅权谋私,如果长期任由其下去的话,将会对国家产生严重的危害。
朱元璋得知后,当即将吴伯宗召了回来,令其出使安南,不辱使命地带着四头已经驯服的大象回来。
吴伯宗的才思很是敏捷,朱元璋曾经亲自为其出题十道,他挥笔立就,词意清新,气势磅礴,令老朱大为赞赏,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,后来他一路高升为武英殿大学士。
值得一提的是,吴伯宗还是明初著名的天文学家,曾经奉命和翰林学士李翀 、回回大师马沙亦黑、马哈麻等人一起翻译,《回回历》、《经纬度》、《天文》等天文书籍,为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